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如何?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發布會上說,生態環境部緊緊圍繞“兩個百分之百”要求,即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百分之百全覆蓋,醫療廢水、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處置百分之百全落實,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相關的環保工作。動員各界通過增加裝備、技術升級等方式快速加大處理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派武漢專家組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李素英說,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和定點醫院的醫療廢物都有專人到病區分類收集,用密閉車輛送到醫院臨時暫存處,再由本地區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轉運進行集中處置。
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趙群英給出一組監測數據: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的比例是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疫情期間,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除了明確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兩個百分之百”要求之外,同時要建立環評審評、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地區暴露了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存在的不足。趙群英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生態環境部以及相關部門近日印發了工作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范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運到處置的完整體系,最終實現平穩、安全、可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