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頒布的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答:我國頒布的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我國頒布的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法規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根據哪些法律制定?其頒布和實施有何意義?
答:《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的。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頒布和實施的意義是加強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
3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所稱醫療廢物是指哪些廢物?醫療廢物分幾類?
答:《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所稱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醫療廢物分五大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
4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適用范圍有哪些?
答:《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適用于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移交以及監督管理等活動;醫療機構收治的傳染病患者或者疑似傳染病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移交;醫療機構廢棄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毒性藥品等及其相關的廢物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5
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部門規章有哪些?
答:醫療廢物管理涉及相關的部門規章有:原衛生部制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6
原衛生部與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布的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主要配套文件有哪些?
答:原衛生部與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布的與醫療廢物管理相關的主要配套文件有:《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
7
醫療機構依據哪個文件實施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
答:醫療機構依據原衛生部、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印發《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實施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
8
何謂感染性廢物?主要包括哪些?
答: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
主要包括: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醫療機構收治隔離傳染病患者或者疑似傳染病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培養基、標本、菌種和毒種保存液,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
9
何謂損傷性廢物?主要包括哪些?
答: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主要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
10
何謂病理性廢物?主要包括哪些?
答:病理性廢物是指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廢物。
主要包括: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蠟塊等。
11
何謂藥物性廢物?主要包括哪些?
答: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
主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12
何謂化學性廢物?主要包括哪些?
答: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主要包括:醫學影像科、病理科、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廢棄的含重金屬物質的醫療器具和物品如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
13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是根據什么法律制定的?列入的危險廢物有哪些特性?
答:《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的。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廢物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體廢物和液態廢物:
(1)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險特性,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
(3)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
14
醫療機構應依據哪個文件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管理工作?
答:醫療機構應依據《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81號)、《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醫發〔2020〕3號)等文件要求,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管理工作。
15
《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對醫療機構在該期間做好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該《通知》要求醫療機構:落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加強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加強醫療廢物的運送貯存。
16
《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對落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1)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管理,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其法定代表人是醫療廢物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產生醫療廢物的具體科室和操作人員是直接責任人。
(2)實行后勤服務社會化的醫療機構,要加強對提供后勤服務機構和人員的管理,組織開展培訓,督促其掌握醫療廢物管理的基本要求,切實履行職責。
(3)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及時處理產生的醫療廢物,避免各種廢棄物堆積,努力創造健康衛生環境。
17
《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對加強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提出了哪些要求?
(1)明確分類收集范圍。醫療機構在診療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的發熱門診和病區(房)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應當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
(2)規范包裝容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利器盒的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其無破損、無滲漏。醫療廢物收集桶(裝放容器)應為腳踏式并帶蓋。醫療廢物達到包裝袋或者利器盒的3/4時,應當有效封口,確保封口嚴密。應當使用雙層包裝袋盛裝醫療廢物,采用鵝頸式封口,分層封扎。
(3)做好安全收集。按照醫療廢物類別及時分類收集,確保人員安全,控制感染風險。盛裝醫療廢物的包裝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增加一層包裝袋。分類收集使用后的一次性隔離衣、防護服等物品時,嚴禁擠壓。每個包裝袋、利器盒應當系有或粘貼中文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部門、產生日期、類別,并在特別說明中標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者簡寫為“新冠”。
(4)分區域進行處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的發熱門診和病區(房)的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產生的醫療廢物,在離開污染區前應當在其外面加套一層醫療廢物包裝袋;清潔區產生的醫療廢物按照常規的醫療廢物處理。
(5)做好病原體標本處理。醫療廢物中含病原體的標本和相關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處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18
《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對加強醫療廢物的運送、貯存提出了哪些要求?
(1)安全運送管理。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袋或者利器盒的標識、標簽以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應當防止造成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和利器盒的破損,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避免醫療廢物泄漏和擴散。每天運送結束后,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000mg/L;運送工具被感染性醫療廢物污染時,應當及時消毒處理。
(2)規范貯存交接。醫療廢物暫存處應當有嚴密的封閉措施,設有工作人員進行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醫療廢物宜在暫存處單獨設置區域存放,盡快交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處置。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醫療廢物暫存處地面進行消毒,每天兩次。醫療廢物產生部門、運送人員、暫存處工作人員以及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轉運人員之間,要逐層登記交接,并說明其來源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
(3)做好轉移登記。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特別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新冠”。登記資料保存4年。
19
醫療機構應依據哪個文件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污水應急處理工作?
(1)應按照《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0] 52號)要求,做到醫療污水處理管理規范,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污水傳播擴散,做好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工作。
(2)應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要求,對產生的污水按照傳染病醫療機構污水進行管控。強化殺菌消毒,確保出水典大腸菌群數等各項指標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
20
醫療機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應依據哪生文件對污水和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
答: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參照《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29-2013)和《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等有關要求,對污水和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